由于85%的医生不了解丙肝而造成了丙肝每年都有超过52%的漏诊和错诊,这是造成很多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主要原因。
为丙肝患者高度负责解决漏诊、错诊问题,甲康肝病医院专家组创造了丙肝5步诊断法,环环相扣,相互支撑,经过20年的验证,在甲康肝病医院做检查,丙肝漏诊、错诊为0。
甲康独创丙肝5步诊断法:
一:流行病学史诊断(详细询问)
1、是否曾接种过血液、血液制品或其他人体组织、细胞成分治疗,或器官移植。
2、是否有血液透析史、不洁注射史,或其他消毒不严格的有创检查、治疗史,有静脉注射毒品史。
3、是否是职业供血者,特别是接受过成分血单采回输者。
4、是否与HCV感染者有性接触史,或HCV感染者(母亲)所生的婴儿
二:临床表现诊断
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
1、病程在6个月以内,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适等。
2、可有轻度肝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脾肿大;少数患者可伴有低热或出现黄疸。
3、部分患者可有关节疼痛等肝外表现。
4、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
1、病程超过6个月,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适等。
2、部分患者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轻度肝、脾肿大。
3、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诊断:
1、可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适等。
2、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腹壁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
3、失代偿期患者可有腹水、肝性脑病及消化道出血史。
三:实验室检查
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亦可有ALT、AST升高。有血清ALT、AST升高,部分病例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部分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
2、血清抗-HCV阳性。
3、血清HCV RNA阳性。
四:组织病理学检查
可有小叶内及汇管区炎症等多种病变,其组织学特征包括:
1、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病变,即单个核细胞浸润于肝窦中,形成串珠状;
2、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
3、胆管损伤伴汇管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甚至有淋巴滤泡形成;
4、常见界面性炎症。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组织中常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界面炎、汇管区淋巴浸润甚至淋巴滤泡形成、胆管损伤及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小叶内肝细胞脂肪变性、库普弗细胞或淋巴细胞聚集。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病理改变的基础上出现肝纤维化及小叶结构的改变,即假小叶形成。
五:影像学检查
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B超、CT或MRI可显示肝脾轻度肿大。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B超、CT或MRI显示肝实质不均匀,可见肝脏或脾脏轻度增大。
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B超、CT或MRI可显示肝脏边缘不光滑甚至呈锯齿状、肝实质不均匀甚至呈结节状,门静脉增宽,脾脏增大。